投稿信箱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主站首页

政务之窗
走进黄委规划计划政务信息政策法规水政信息人事信息公告公报
新闻资讯
黄河要闻局院信息基层动态水事纵览流域瞭望热点专题网上展厅媒体关注纪实特写
在线服务
服务指南表格下载许可决定在线申报水情信息引黄供水实用工具
互动平台
政务咨询投诉举报黄河访谈民意征集建议评论邮箱电话政策解读
黄河文化
文化传真文学天地艺术博览大河胜迹历史走廊民风民俗文体协会
黄河一览
黄河概况流域地图枢纽工程黄河记事黄河问答引黄灌区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纪实特写 > 正文

扶贫干部许三松

本站记者 蒲飞

  许三松现在有三重身份。

  黄委正处级干部、重庆市巫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扶贫干部——这其中最被他看重的就是“扶贫干部”称谓。

  作为高级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和项目管理专家的他,先后在多个岗位任职,工作经历丰富,受到干部群众好评。2014年3月起,他担任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公司计划工程部经理;2017年,被水利部择优选派至重庆市巫溪县挂职扶贫。

  “当时,组织谈话让我去挂职扶贫,确实有些意外。但是组织交代的任务,我必须完成好!”2018年1月5日,许三松接到正式文件通知,1月8日,他就出现在了巫溪县政府的办公大楼里,从此开始了他为期两年的“扶贫干部”工作。

   “三松解决了我们祖祖辈辈期盼却又不敢想的问题” 

  根据组织安排,许三松被任命为重庆市巫溪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协助分管水利和水利扶贫工作。

  到任第三天,巫溪县“两会”召开。作为政府领导,他此次参会更多是为了学习。在会上,许多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议案都涉及农村饮水困难,这让初到巫溪的许三松不解。巫溪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长江流域,年平均降水量达到1400毫米左右,比黄河流域年降雨量大得多,怎么会缺水呢?

  许三松第一时间将涉及“农村饮水困难”的所有提案议案收集起来,进行调研分析。在这期间,他深入乡镇现场勘查,走进农户家中了解情况,翻山越岭勘察水源,跟县里搞水利的同志探讨,总算找到了巫溪缺水的根源。

  望着水流,人流泪。巫溪县虽然地处秦巴暴雨中心,但境内属于喀斯特地貌,山上地里到处都有地下岩洞或漏缝,山大坡陡,雨水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流走了,根本存不住水,而且当地降雨年度分布不均,降雨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进入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就降水稀少,导致当地洪旱灾害交替出现。加之水利工程数量少、规模小,特别是缺乏骨干水源工程,当地老百姓修建的山坪塘(池塘)所存的水根本不够用,连下雨房顶上所积的“楼板水”都拿来吃用,水质和用水安全更是无从谈起。村镇之间为水吵架、打架、伤人事件时有发生,老百姓对水既无奈又渴盼。

  “通过调查我发现,当地贫困与水有着较高的关联度,因水致贫现象明显。于是我就将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作为扶贫工作的一个抓手。”许三松说,“夯实巫溪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饮水、灌溉、防洪保安、水生态文明建设等水问题,既是改善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快速脱贫致富的基础保障,也是巩固脱贫成效、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

  根据巫溪水情实际,许三松本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原则,选择严重缺水的胜利乡、通城-花台片区、文峰-朝阳片区、上磺-城厢片区等高寒山区作为饮水安全建设管理试点,采取优化水资源配置、以场镇带农村、整合供区、蓄引提结合、依托骨干水源“长藤结瓜、余缺互补”等措施,建设骨干饮水工程,攻克制约全县饮水安全的最大难题。

  “三松解决了我们祖祖辈辈期盼却又不敢想的问题。”在胜利乡胜合村,望着容积达到7000立方米蓄水池内的一池碧水,乡人大主席黄鼎太感慨万千。他告诉记者,过去,胜利乡有老百姓自建的138座100立方米以上的山坪塘,但这根本无法解决全乡百姓的饮水问题,前些年还出现过大年初一用消防车给老百姓拉水的情况。如今,骨干饮水工程的建成,从根本上解决了水源、水量、水质难题,极大方便了百姓,仅胜利乡一个水源引水工程,就惠及了全乡八个村,并辐射到周边乡镇,解决了上万名群众的吃水难题。

  建好饮水工程,更要用好、管好。当地村民世世代代没有吃过“要钱的水”,现在虽然用上了自来水,但如何收费、管理又成了难题。许三松在实践中和同事们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建管并重、稳定持续”的原则,解决饮水安全运行管理问题,通过落实公益岗位解决“无人管”的问题,通过推进水价改革解决“无钱管”的问题,通过加强指导培训解决“不会管”的问题,通过完善体制机制解决“管不好”的问题,从而解决了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难题。这些试点示范工程不仅解决了全县饮水安全“老大难”地区的饮水问题,而且成功探索出了有效的运行管理模式,正在全县推广。

  按照当地风俗,每年冬季都有制作红苕(红薯)粉、洋芋(土豆)粉的习惯。采访中,记者看到村镇上家家户户门前都或多或少晾晒着红苕粉、洋芋粉,这些红苕粉、洋芋粉在阳光下显得洁白细腻。趁着天好,胜利乡洪仙村的谭学财正和家人制作红苕粉,他告诉记者:“过去用‘楼板水’做出来的红苕粉哪有现在的白净。现在用上了自来水,做出来的粉没有渣滓,口感更好了!”

  “许三松来了,水利扶贫工作队就来了” 

  晨曦中,在巫溪凤凰镇木龙村旁的山坡上举目远眺,村内白墙红瓦、道路蜿蜒整洁,房前屋后柚林连片、苗木葱郁,村口的蜜柚零售摊位前,村民显得逍遥自得。很难想象5年前这里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空心化、人居环境差被认定为整村贫困村,全村土坯房连片、垃圾乱堆污水横流,全村428户1428人中被识别为贫困户的就有79户274人,贫困发生率达到19.2%。

  “我们村之所以穷,说到底是没有水。传统种植‘三大坨’:苞谷(玉米)、洋芋、红苕,仅仅解决一个吃饭问题。有些村民在房前屋后栽植一些柚子树,因为水源供不上,果子干瘪,根本没有销路。”2017年当选为村主任的刘啟选告诉记者,“这两年,许县长帮我们跑项目,找专家,为我们村建成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来了水,产业就活了,我们的日子也就活了。”

  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2018年来到巫溪,针对水利定点扶贫的特点,许三松就沉入基层,了解扶贫产业,查找水利需求,精准掌握民情村情县情,寻找制约当地脱贫的主要问题症结。县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周令两年来一直在许三松身边工作,他告诉记者:“县里给许县长安排了一间办公室,但使用频率却不高。多数时间里,他在田间地头、群众家中。”

  在不断的调研中,许三松发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巫溪县脱贫攻坚的一大难题,同样,木龙村贫穷的根子也在水。于是,许三松就把脱贫产业保灌增收作为木龙村稳定脱贫和成效巩固的重要措施。在这期间,他对接政策,多方奔走协调,针对木龙村山区特点,因地制宜,采取小微型水利工程与高效节水灌溉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当地农业产业园灌溉问题,督促和指导完成了凤凰镇木龙村蜜柚、花卉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目前,全村贫困人口年均增收超过4000元,截至2018年底,全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12%。

  “自从去年灌溉设施建到家门口,我们的柚子灌溉及时,品相好了,产量高了,水分足,口感特别好。一个果农去年柚子收果1300个,今年收了5800个果子,除去一部分果树进入盛果期的因素,浇上充足的水是重要原因。现在我们全村还搞起了苗木种植、农家乐,成立农业公司,发展蜜柚种植1800亩,全面挂果后可以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木龙村会计胡述权曾经在县城做装修,这两年村里经济有了起色,也回到了村里发展,讲起木龙村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很是兴奋。

  “许三松来了,水利扶贫工作队就来了”,这是采访中记者听到当地干部群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在巫溪的两年里,许三松利用多年在水利系统工作的优势,积极发挥扶贫干部的纽带桥梁作用,立足巫溪实际情况,先后衔接联系水利部农水水电司、国科司,黄委,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太湖局,水利学会等16家帮扶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多次深入巫溪,在广泛开展技术帮助、助学扶贫、社会扶贫的同时,组织研究制定全县水利改革发展规划,努力攻克巫溪县防洪保安等薄弱环节,探索完善了“1+N”的水利扶贫模式,即:以解决当前制约脱贫的水利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为主,同时把脱贫攻坚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全面推进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技术扶贫、产业扶贫等工作,实现以水脱贫、以水促发展的目标。

  2018年以来,在许三松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巫溪县水利定点扶贫“八大工程”超额完成任务,完成巩固提升饮水安全工程167处,受益群众达20.13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2万人;建成西流溪小型水库,完成金鱼等6座小型水库前期工作,孝子溪、尖山水库正加快建设中;凤凰中型水库、文峰防洪工程、尖山-朝阳-文峰水系连通工程、大宁河生态治理项目等一系列工程已启动前期工作;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后续工程,正在积极争取论证采用大宁河补水方案落地巫溪;协调开展技术技能培训280余人次,技术咨询80余人次;协调争取水电扶贫资金4400万元,提取水电扶贫受益金用于开发578个公益岗位、帮助1164个特殊困难贫困户兜底脱贫;协调筹集产业帮扶资金240万元,帮助690户贫困户解决产业发展难题;引导推动村镇资金互助社逐步走上良性运转,帮助解决互助社会员资金缺乏难题;协调党建资金70万元,用于7个贫困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修缮、党员教育设施更新;积极协调为101名贫困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联系水利帮扶单位采取“以购代捐”帮扶形式,助推巫溪县农特产品销售110余万元。

  “许县长,再来可要提前告诉我,我给你烘洋芋吃” 

  “看着就愁。”

  站在自家的旧房前,刘会杨媳妇只说了这么一句话,三间土坯房,山墙倾斜,因为门前没有路,过去什么东西都靠背;开开门,屋里没有一样像样的东西,堂屋里因为失火,房屋隔层烧去大半。过去,每逢下雨全家都不敢在屋里待,在外地上学的两个女儿每逢看到天气预报说家乡下雨,总是不停地往家里打电话,担心雨大把爸妈“塌到屋里头”。

  根据县里帮扶工作部署,许三松2018年联系帮扶胜利乡的6户贫困户,刘会杨一家就是其中一户。“老刘两个女儿上大学,因教育致贫,房屋也被鉴定成危房,老刘一天到晚愁眉不展。考虑到两个孩子马上就要毕业,家庭经济状况会好转,我们就把危房改造定为帮助他家脱贫的主要措施。”帮扶措施确定后,许三松还多次到现场查看协调,短短几个月就将新房建了起来。

  住上新房,喝上自来水,过上了过去“不敢想”的生活,刘会杨的腰杆子也直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现在,他在村里的项目上帮工,每天能挣100多元,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的春节,当两个女儿回到洪仙村,看着窗明几净、自来水入户的新房,激动地无以言表,全家在新房过了一个即舒心又安心的春节。

  两年里,许三松根据县里的统一部署安排,先后对口联系胜利、下堡两个乡镇,负责12个贫困户的结对帮扶工作。像刘会杨家一样,家家都有各自不同的致贫原因。“总书记讲,精准扶贫,关键的关键是要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把家底盘清,这是前提。我包干的这12户中,致贫有因病的、因残的、因教育的、因住房的、因发展动力不足的等等,必须根据每户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才会奏效。”

  群众工作不好做,群众的扶贫工作更难做。作为扶贫干部,许三松深知其中的难:“其实老百姓的感情是最朴素的,你只要真心对他好,真办事、办实事,他就会认可你。”

  今年,许三松的包干乡镇换成了下堡镇,贫困户余新家过往对镇里的同志有些小意见,在对口帮扶脱贫工作中不积极、不配合,成了脱贫难点。许三松就将他划为自己的对口联系对象。“第一次去他家,刚见面就是一脸怨气,满口不满意,也听不进解释。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我就主动了解他家困难,跟他耐心讲政策,疏通他心里的疙瘩。”下堡镇距离巫溪县城有四五十千米的山路,但是由于山高坡陡弯急,每次去都要走将近两个小时,有时候许三松就住在镇上。慢慢地,余新家感受到了许三松的真诚,认识到了这次来的干部实实在在是给他解决问题的,也真能给他解决问题,就逐渐开始配合脱贫工作。记者采访时和许三松在村头刚一下车,余新家老远就迎了过来,热情地拉着许三松的手,让到家里坐,从自家门前的果树上摘下椪柑招待大伙儿:“许县长,再来可要提前告诉我,我给你烘洋芋吃。”

  在巫溪县,许三松坚持定期研究,走村入户解决具体困难,针对致贫原因制定帮扶措施,指挥镇村干部因村因户施策,鼓励贫困群众坚定脱贫信心。两年里,他跑遍全县32个乡镇街道,全县330个村社他跑了近200个,深入乡镇、部门、村社调研100余次,到脱贫攻坚现场指导50多次,顺利帮助联系包干乡镇的14个贫困村、1047名贫困人口摆脱贫困,高质量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

  采访中,许三松告诉记者,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笑逐颜开才是对他工作最大的肯定和褒奖,他最欣慰。

   记者手记: 

  对巫溪县的远和偏,记者是有心理准备的。但当真正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用了将近12个小时从郑州赶到巫溪,才切实感受到什么叫山高路远。

  当地的司机师傅说,过去连重庆人都不知道重庆市还有个巫溪县,老司机开车去巫溪都能“哭”。也正是由于远和偏,巫溪才成了贫困县。

  两天的采访,让记者切身感受到了许三松以及和他一样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奋斗的意义和价值。许三松说,两年里,在巫溪他过了出行关、气候关、语言关,可偏偏过不了饮食关。重庆美食无辣不欢,但对于不能吃辣的许三松来说这就成了一种煎熬,整日治疗肠胃的药不离身。他说:“有些东西根本无法适应,但需坚持忍受。”问他为什么坚持,他没有回答,只是说:“咱先下去看看,看看你就有感受了。”

  两天采访,当地困难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扶贫干部的信任让人动容。也许百姓住上新房的欢欣、吃上“干净水”的喜悦、能在家门口“挣下钱”的笑脸正是许三松以及和他一样的扶贫干部选择坚持的最好理由。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02日 责任编辑:郭旭帆  来源:
网站简介 |  网站大事记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2001-2011 YRCC.CN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 14028857号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承办:黄河网站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 黄委总机:0371-66020114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11号 邮编:450004 黄河网站电话:0371-66023875 66023838 66023861
投稿信箱:hhw@yrcc.gov.cn QQ:1029849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