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  网站地图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首页>黄河文化>文化传真


万荣:黄河文明之源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29日    责任编辑:范江涛

 

  黄河、汾河之水交汇处

  不久前,三晋文化研究会及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来到万荣县进行实地调研,举行了“发展黄河旅游板块助推黄河经济带崛起万荣座谈会”。

  从地理概念上讲,在山西15.6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万荣是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地方。因为这里是汾河和黄河的汇合处。而这两条“母亲河”的碰撞,孕育出了古老的黄河文明、上古传说。

  正如参与调研的专家所说,万荣是个文化厚重的地方,是山西文化旅游处女地,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

  万荣是黄汾交汇之地,优越区位无可复制。万荣有“两山两水两名楼”,是“三王三凤三故里”,人文优势无可复制

  站在万荣县境内的汾河堤坝上,眼前河道纵横,远远望去,只见一股小水流顺着黄河的东侧静静地流淌着,最终融入到了黄河之中。

  上天对万荣是偏爱的。这份偏爱造就了万荣文化的独一无二。

  这里有一座集皇脉、国脉、文脉、人脉于一体的后土祠。“这座后土祠是中国土地文化的发源地,汇集了大地文化、黄河文化、青铜文化、根祖文化、社稷文化。”三晋文化研究会特聘专家杨子英激动地说。

  后土祠,坐落在万荣县宝鼎乡庙前村北的高崖上,距县城40余公里。这一带历史上称之为“汾阴藌”。“藌”的含义是臀部。有传说,女娲就是在这里取黄河合着汾河的水,用汾阴藌的土来抟土造人的。

  自轩辕黄帝“扫地为坛”后,公元前113年晚秋,汉武帝刘彻来到黄河与汾河的交汇地汾阴县(今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祭祀后土(土地总司神),泛舟汾河,欢宴群臣。面对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景象,汉武帝慷慨高歌,写下了“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这首千古绝唱《秋风辞》,且一直被咏诵至今。

  秋风楼,因楼上藏汉武帝《秋风辞》碑而得名,成为后土祠内的压轴之作,也是闻名遐迩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记载,汉武帝刘彻曾先后五次(也有说六次或八次)到汾阴祭祀后土,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年间三次祭拜后土,至宋元,历史上共有八位皇帝二十四次祭拜后土祠。

  纵观中国历史,后土祠和秋风楼,早已被深深刻上历代帝王的印记。明代之前,后土祠一直是皇家庙宇。有当地研究者称,万荣后土圣母是中华最古之祖,土地最尊之神;后土祠不但是海内祠庙之冠,还是北京天坛之源。

  在今天的后土祠内,保存着一座全国唯一的“品”字戏台。“过亭台”“道家台”“佛家台”,是三教合一相互交融的见证,也是晋陕豫三省经济文化融通交汇的见证。“这里是古中国一个时期内的学术高地,可堪称 ‘古代哈佛大学’。”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克勤对万荣人文资源提出了新的定位。

  从先秦开始,万荣这片土地就汇聚先贤。先后有纵横家张仪,大孝子董永,外交使者薛道衡,西秦霸王薛举,斗酒学士王绩,李世民的高参薛收,文中子王通,宰相薛元超,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宋体书法鼻祖薛稷,铁汉公薛蠧,大善人李敬修等。

  曾几何时,隋末大儒,齐名荀老,位尊五子之一的文中子王通在黄河、汾水之间设馆教学,远近来此求学者达1000余人,史称“河汾门下”。留下了《太平十二册》《中说》等学术论著。

  在明朝27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唯有一人由朝廷下诏从祀孔庙,他便是万荣人薛蠧,世称“薛夫子”。他不仅集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于一身,同时因秉公执法、耿直可风、清廉为官而名垂青史。他精研性理之学,提出“理在气中,决不可分先后”的哲学观,是明清以来公认的鸿哲巨儒、理学大师;他躬身教育,开课授业,桃李天下,堪称“河东学派”之领袖;他为官清廉,光明俊伟,刚直不阿,被后世誉为“光明俊伟”的清官,享有“铁汉公”之美誉。

  特殊的地理格局和底蕴深厚的文化,让万荣独一无二。

  万荣目前有后土祠、飞云楼、李家大院等10处国家级保护文物;有荆村遗址、北辛舍利塔等3处省级保护文物;有万荣笑话、董永传说、南景花鼓、西村抬阁、软槌锣鼓等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后土文化、锣鼓杂戏、琉璃工艺制作等1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是根,文化是魂。深挖历史文化才能提升城市的影响力、软实力和竞争力。”万荣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鹏凯说。

  近两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要依托万荣深厚的文化积淀,全力打造“文化名县”,重点开发后土文化、笑话文化、“李家大院”善文化、产业文化、特色旅游文化、名贤文化、非遗文化和群众文化八大特色文化,不断增强县域文化的软实力。

  而今,万荣立足于历史、立足于文化、立足于现实,对万荣文化转换或升华,由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进行转变,意欲将“万荣文化”变成“文化万荣”,使其成为一座文化之城。

  多年蕴蓄堆积的 “万荣文化元素”,终于迎来新的战略机遇,再一次发酵升华

  这是一个文化自信的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些理论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供了根本遵循。

  优渥的文化土壤,为万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自觉自信的基础。万荣的发展需要以万荣文化的发展繁荣为条件。

  如今的山西,迎来了旅游业大发展的时代。

  2017年,《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42号)出台,其中要求山西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并指出“积极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文化旅游支柱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创建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

  2017年9月21日,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上,山西省提出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篇旅游大文章的思路举措,要在继续做优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三大旅游品牌的同时,加快构建“乐水、尚城、崇山”旅游品牌体系,加快构建山西文化旅游发展大格局升级版。

  今年1月初,山西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对今年重点经济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在十个方面关键工作中指出,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关键要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围绕三大旅游板块,在旅游公路建设、精品景区建设和重大旅游活动举办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打好康养产业特色牌。

  1月18日,2018全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召开,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盛佃清在会上作了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出全力打造三大旅游板块、构建山西旅游新业态体系、大力提升旅游营销效果等八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面对千载难逢的新的战略机遇,万荣县要用独一无二的“万荣精神”,做好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让多年蕴蓄堆积的 “万荣文化元素”,再来一次发酵升华。

  提升创新观念、整合动员、优化配置的能力,打造一个全国县域全域文化旅游强县

  厚重的文化资源,让我们不禁为万荣赞叹。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万荣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刚刚起步,自我发展的能力还不强,一边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边是日益加剧的竞争、冲击和挑战,万荣需加快寻求新形势下的有效对策。

  贾克勤先生建议万荣县政府要提升三种能力。

  今后,万荣县政府应提升创新观念的能力。“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纵观世界发展史,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创新思维的胜利果实,都是创新智慧的结晶。“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文化经济时代,万荣县政府的思想还要进一步解放,观念还要进一步更新。

  今后,万荣县政府应提升整合动员能力,即整合动员资本、人才和资源能力。“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当地政府“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县内外、省内外等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凝聚起来,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在全国各地有很多优秀的万荣籍企业家、精英人才,当地政府要热心发现人才,诚心使用人才,精心爱惜人才,用心留住人才,把各类优秀人才聚集到万荣县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来,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很多人来到万荣,多是缘于“中华笑城”。可来到这里后,他们才发现,在他们的眼中,这里精彩无处不在——祭后土、爬孤山、逛大院、游西滩、登两楼、拜先贤……万荣的文化魅力,令人叹服。

  而每一栋建筑、每一个人名背后,又衍生出笑话文化、后土文化、慈善文化、德孝文化、名贤文化、楹联文化、古建文化和休闲文化等,它们在这里相融共生、共存。

  如此优秀的文化基因,需要更好地整合动员。可以建立起一个文化旅游资源矩阵,共同叫响一个品牌。

  知名学者、文化产业策划人、三晋文化研究会特聘专家冯璐认为,万荣县的文化旅游资源可概括为“黄河后土”,叫响后土祠这张名片。

  今后,万荣县政府应提升优化配置能力。一方面优化配置资源,形成布局合理的文化旅游产业格局,尊重市场规律,保护、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建立优化配置资源的体制机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必须以市场运作为中心,必须改革和完善一些旧的管理体制。“最终,万荣县的目标可以是,打造以华夏文化第一县为基础,开发研学旅游为抓手的全国县域全域文化旅游强县。”贾克勤如是说。(记者 郑 娜)

 


网站简介 |  网站大事记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2001-2011 YRCC.CN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20013  
豫ICP备 14028857号
主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承办:黄河网站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黄委总机:0371-66020114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11号 邮编:450004 黄河网站电话:0371-66023875 66023838 66023861
投稿信箱:hhw@yrcc.gov.cn QQ:10298495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