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  网站地图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首页>黄河文化>文化传真


三门峡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村镢把戏重现舞台

来源: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6日    责任编辑:范江涛

  本报讯(记者 马德英) 10月12日晚,在渑池县“砥砺奋进的五年”有奖征文颁奖晚会上,曾销声匿迹近半个世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村镢把戏重现舞台,引起强烈反响。

  据介绍,南村镢把戏源于黄河漕运拉纤时的船工号子。船工们敲打船篙或船帮,纤夫吼唱号子,形成一种高亢、粗犷的声腔旋律,后来逐渐演变为人们在田间地头劳作时,敲打劳动工具——以镢把击节的演唱形式,自娱自乐。清末民初,怀梆戏传入南村,当地艺人把镢把戏揉进了怀邦的唱腔音乐元素中。由于南村地处黄河南岸、豫晋交界,是古代黄河漕运和阳壶古道的水陆交通枢纽,加之各地文化在这里发生碰撞、交汇,尤其是南村独特的地方语言,使得镢把戏兼容并蓄,融合了豫晋等地方戏的特色,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村地方戏。该剧种2007年6月被列入我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镢把戏是以黄河号子为根基、以南村方言为母语、以怀梆唱腔为基调的采用近于锣鼓说唱表演形式的地方剧种。其唱腔慷慨激昂,演出节目多为表现田间地头的劳动场景以及欢庆丰收的生活景象,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由于南村属黄河小浪底库区移民重点区域,现大部分民间艺人迁徙他乡且年事已高,镢把戏濒临失传。为了传承和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改变其所处的濒危状态,2016年11月,在渑池县委宣传部、渑池县文化广电和新闻出版局、南村乡政府的高度重视、综合协调、大力支持下,渑池当地名人杨拴朝、衡声晨、张学春等人组织相关老艺人进行挖掘、整理、排练,使这一古老的乡土艺术得以重现、传承和保护。镢把戏《南村人》10月11日在南村利津民俗文化园进行了排练演出,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印象方志》栏目进行了现场全程录制。

 


网站简介 |  网站大事记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2001-2011 YRCC.CN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20013  
豫ICP备 14028857号
主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承办:黄河网站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黄委总机:0371-66020114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11号 邮编:450004 黄河网站电话:0371-66023875 66023838 66023861
投稿信箱:hhw@yrcc.gov.cn QQ:10298495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