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信箱 |  网站地图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首页>黄河文化>历史走廊>人物>古代治黄人物


刘大夏

来源: 发布时间:    责任编辑:云琦

  刘大夏(14361516),字时雍,湖南华容人,官至兵部尚书。 

  明弘治五年(1492年),黄河决封丘金龙口,溃仪封(今兰考)黄陵岗,溃水分多股犯运道,决张秋,漕运梗阻。弘治六年,命刘大夏为右副都御史,主持治河,以通漕运。当时皇帝向他指出:“古人治河,只是除民之害,今日治河,乃是恐妨运道,致误国计,其所关系,盖非细故。” 

  刘大夏根据朝廷的旨意,为了确保漕运,采取了“遏制北流”,分水南下入淮的治河方策。弘治七年,他一方面在张秋运河“决口西南开越河三里许”,使被阻粮船得以通过;另一方面在开封以下分疏四道支河,即“浚仪封黄陵岗南贾鲁旧河四十余里,由曹出徐,以杀水势。又浚孙家渡口,别凿新河七十余里,导使南行,由中牟、颍川(今阜阳)东入淮。又浚祥符(今开封)四府营淤河,由陈留至归德分为二:一由宿迁小河口,一由亳(今亳县)涡河,俱会于淮”。由于上游分水,下游水势稍消,乃进堵张秋决口。因口门较宽堵筑困难,采用沉船法堵合,并用石堤维护,使漕运复通。最后堵塞黄陵岗、金龙口等七处口门,并在北岸修起了数百里的长堤,其中大名府长堤,“起胙城(今延津境),历滑县、长垣、东明、曹州(今菏泽)、曹县抵虞城,凡三百六十里”,名太行堤。西南金龙等口的新堤“起于家店,历铜瓦厢、东桥抵小宋集,凡百六十里”。从此筑起了阻挡黄河北流的屏障,大河“复归兰阳、考城,分流经徐州、归德、宿迁,南入运河,会淮水,东注于海”。 

  【注】引文见《明史·河槊志》 

 


网站简介 |  网站大事记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Copyright 2001-2011 YRCC.CN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20013  
豫ICP备 14028857号
主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承办:黄河网站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黄委总机:0371-66020114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11号 邮编:450004 黄河网站电话:0371-66023875 66023838 66023861
投稿信箱:hhw@yrcc.gov.cn QQ:1029849573
>>